2025年10月19日起,黄山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三期志愿汇培训班,旨在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汇平台的运用能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开展。本次培训覆盖各二级学院及相关组织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与。培训以“规范管理、专业赋能”为核心,为校园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筑牢人才根基。
平台实操教学,破解流程困惑
第一期培训中,主讲人钱梦雅围绕志愿汇平台操作教学,拆解注册认证、活动报名、签到签退流程并实时演示,同时明确活动申请材料清单与时长记录标准,标注线上活动、商业推广等15类不予计时情形,帮助志愿者厘清操作边界。

流程细则解读,强化规范意识
同期培训结合典型案例详解志愿活动全流程管理,明确材料提交时限、审核反馈流程,重点说明时长记录争议点及违规处罚细则(如信用时数驳回、活动举办限制),通过“问题场景+解决方案”让志愿者明确操作规范,强化规则意识。

品牌项目精讲,明晰参与路径
第二期培训系统解读“雷锋月”“三下乡”“西部计划”“返家乡”四大项目,结合2025年暑期“三下乡”44支团队覆盖四省二十余市、获省级以上报道108篇的成果,及“西部计划”报名时间、服务地区等信息,为志愿者提供参与指引,激发服务热情。

管理标准细化,保障服务实效
第二期培训同步明确活动管理标准:日常清扫每栋需15-20人、单次时长不超2小时,摆台实行3-4人轮班制;招募提前3-10天发布,签到范围南区500米、北区300米;补充校外活动《安全预案》《安全责任书》撰写规范,保障活动安全高效。

北区专场落地,覆盖服务末梢
志愿汇骨干培训第三期于横江校区1401顺利举办,朱俊齐担任北区主讲人。本期培训针对北区志愿队伍的区域特点,重点优化就近服务项目的流程适配、北区专属签到范围的实操演示,同步讲解北区志愿活动的材料提交与审核绿色通道,推动志愿服务资源向北区精准覆盖。


“以青春赴使命,以志愿践初心”,此次三期培训既是学校落实国家志愿服务规范化要求的实践,也为南北区青年志愿者搭建了协同成长阶梯。150名志愿汇负责人将带着所学的平台技能、管理标准与项目认知,规范发起南北区志愿活动、精准记录服务时长、高效对接实践项目,用专业素养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份经培训沉淀的力量,不仅能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校园南北区落地生根,更能为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来自黄山学院的鲜活动能,让青春在南北区协同服务中绽放更坚实的价值。
(撰稿:李冰雪;摄影:崔晗琦;责任编辑:程锦、梁梓淇;审核:汪洋)